查看原文
其他

只此青绿,美哭了!网友:我直接文化膨胀;春晚口碑担当为何连续3年都是舞剧

新民晚报 2022-03-21

画中青峰叠嶂,绿水隐现;

舞者眉眼锋利,绛唇高髻;

还有掀起舞蹈圈

新一轮内卷的“青绿腰”

……


众望所归,

舞蹈诗剧《只此青绿》(选段)

昨晚登上央视春晚舞台,

为这部已然“破圈”的舞剧

吸引更多惊艳的目光。

春晚结束短短半小时,

这一不足6分钟的舞蹈选段

回放率高达63万次,

仅次于群星荟萃的开场节目

《欢乐吉祥年》,

在一众歌舞节目中遥遥领先。


视频来源:微博@央视网文娱

舞蹈诗剧《只此青绿》(下同)






美学提纯 青绿之魂


此次跨年选用舞剧中“青绿女裙”舞段,来展现描绘山石的意象。开篇背景还原绢本设色画的质感,以舞者深浅不一的青绿色舞裙慢慢着色,随着节奏感渐明晰,“静”的力量彰显,千里江山的轮廓浮现,舞至酣时,青绿画卷环幕式围绕,舞者在青绿一片的山峦中若隐若现,让整幅“千里江山图”如活起来一般,难怪此前不少网友感慨“看完这舞,让我文化膨胀了!”



舞段中饰演“青绿”的孟庆旸,也是全剧“点睛”之笔,她发髻高耸、一袭青绿长裙,融合古朴、纤柔、高雅气质,在呼吸吐纳间,将东方女性的古典美表露无遗。



这一写意的角色十分考验演员气质的拿捏和氛围感的把控,她凸显的是千里江山图的颜色魅力,如同孟庆旸所理解——“青绿”是一个符号,也是剧中一个魂。她是历时千年淬成的端庄、沉静和冷冽,也是“心中有丘壑,笔下有山河”的依据。




之所以选择这一舞段登上春晚舞台,该剧的文博顾问、故宫博物院书画部研究馆员王中旭表示,早在给《千里江山图》拍照时,就惊讶发现青绿颜料在幽暗的光线下,发出了宝石般的光芒,“这个颜色太美了,我们想通过设置青绿这个人物,让她绽放宝石般的光芒,引领展卷人进入希孟的精神世界。”



而在编导韩真看来,“‘青绿’也是这部剧的美学提纯。她以绚烂之身成全了时空的联结,代表着一种更加苍茫、宏远的时空维度的哲思。”



连续三年 同一审美


几乎是在《只此青绿》(选段)演完的瞬间,朋友圈的刷屏就开始了,溢美之词不绝于耳。



让人好奇的是,“青绿”何以能凭借一己之力统一众口难调的春晚审美?更值得思考的是,去年和前年,扛起春晚“口碑担当”的两个舞段也是来自两部爆款舞剧——同样由周莉亚、韩真担任总导演、刚完成400场纪念演出的《永不消逝的电波》,以及舞坛“常青树”《朱鹮》


前年,《永不消逝的电波》中的“晨光曲”亮相春晚


“舞段是舞剧精华的展示,它们原本就具有得天独厚的舞台感染力,只是早年舞蹈的能量被低估了。”资深舞评家方家骏直言。确实,以往舞蹈在包括央视春晚这样的综艺晚会上,多以配角或是龙套的姿态亮相,露脸虽频繁却大多碎片化,如同主角背后的巨大动图。而近年来,随着电视编导的思维转换,舞剧之美、舞段之感染力被认可和看见,才有了五六分钟甚至八九分钟的整体展示,让人们能看到舞蹈的力量。


去年,舞剧《朱鹮》亮相春晚


当然,舞台永远只留给有准备的人,这一标准也适用于艺术种类。近年来,舞剧在叙事能力、视觉呈现和审美当代化上有了质的飞跃。舞剧编导们打破门第之见、甩掉思想包袱,博采众长,从传统名画、名著、非遗中汲取养分,如《只此青绿》《红楼梦》《醒狮》;自电影视角中获取灵感,如《永不消逝的电波》;以真情实感注入舞蹈叙事,如《朱鹮》《沙湾往事》。佳作频现,屡屡“出圈”,不但让舞迷感叹舞剧的日新月异,也“圈粉”了很多一期一会的新观众。


记者手记丨如何破局




必须要说的是,舞剧这场漂亮的翻身仗,依靠的不是一部剧、一个团、一两个编导的努力,而是整个行业的思想转变,题材选取上的集思广益、创作手法上的不拘一格以及真正站在观众视角去探索和创作的初心。


曾几何时,舞剧也一度因为找不到讲故事的好方法,被贴上“不善叙事”的标签;曾几何时,舞剧也因为难以跳出套路化的表现手法,不知该如何面向当代观众。然而,事实证明,巧妙运用灯光舞美、加强演员塑造人物的能力,舞蹈也能“无声胜有声”;搭准观众的脉搏、寻到他们的情感共鸣,舞剧也能在当下赢得知音,甚至能覆盖各个年龄层。


舞剧从业者齐心协力闯出的这条路,或许也能为正苦于寻找当代观众的其他艺术门类带来启发。放低姿态、打开思路、将心比心、走出桎梏,这才是传统艺术在当下的生存之道!





来源:新民晚报(记者 朱渊),部分内容综合央视新闻、网友评论

编辑:龚紫珺

推荐阅读



觉得不错
下方 分享 收藏 点赞 在看 四连击
👇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